出师无名网

随着2024年高考结束,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也拉开帷幕。日前,某网红机构3小时“收割”2亿元的消息冲上热搜,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被更多人所关注。但据法治网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高考志

某网红机构3小时“收割”2亿元上热搜!高考规划师靠谱吗?

  随着2024年高考结束,收割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也拉开帷幕。某网日前,红机某网红机构3小时“收割”2亿元的构小高考规划消息冲上热搜,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被更多人所关注。时亿师靠但据法治网记者调查发现,元上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机构冗杂、热搜标准不一,收割从业人员鱼龙混杂,某网虚假宣传、红机服务质量差等投诉频现。构小高考规划

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火爆

  “春节后就有很多参加2024年度高考的时亿师靠学生和家长来找我咨询高考志愿填报的事情。6月9日高考结束后,元上人数就更多了。热搜”河北的收割齐先生(化名)说道。

  由于要长时间盯着手机和电脑查询相关资料、接收相关信息,最近一段时间,齐先生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,而这种状态,至少还会持续一个多月。“成绩出来前,就要帮学生按照预估分数预锁定学校和专业,成绩出来后,还要继续调整,直到学生陆陆续续收到录取通知,我们才算忙完。”

  按照行业内的说法,齐先生是一名高考志愿规划师,或者叫做高考报考指导师。最初只是为当地的一些学生填报高考志愿,后来开始和一些机构合作,外地的学生也越来越多。齐先生表示,每年大概需要服务二三十名学生,每个学生收费从四、五千到上万不等,不同的情况和需求,价钱也不一样。但“一个夏天,赚个二、三十万没有问题。

  其实,像齐先生这种从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人和机构,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。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,近年来也迎来飞速发展。据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》显示,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8.8亿元,2023年达9.5亿元。

  最近,某网红机构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产品,据称推出后3小时就被抢购一空,瞬间斩获2亿元,可见当下市场之火爆。

  绝大部分机构承诺百分百录取

  法治网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市场上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众多,大小规模都有,线上线下并存,服务形式又分为多对一、一对一和一对多。此外,还有的机构以视频课程作为主要卖点。

  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求,收费标准也从几千到几万不等,但几乎所有机构都宣称成功率为百分之百。至于学生对被录取学校是否满意、会不会存在高分低报等问题,很多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,填报方案会结合学生意愿,同高考志愿规划师商量评估后确定。但如果学生坚持己见,那么机构将不会对最终结果负责。

  “其实这里面也有方法,比如河北省现在一共可以报96个志愿,各个批次的都有。在志愿填报时冲击好学校、稳住基本盘,最后再来个兜底,那么基本上就不会出现滑档、退档现象。”有工作人员说道。

  而如果学生未被录取,大部分机构承诺将会退款,但具体条款又存在不同。比如有的机构只约定考生如未被分数段内的学校和专业录取,那么机构会全额退费;而有的机构则表示,如果考生分数高于本科分数段20分以上,服务机构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考生设计志愿方案,但如果未被录取,服务机构不承担任何责任。但服务机构应继续为其提供专科志愿填报服务,如果专科也未被录取的话,机构则会退还费用。

  高考规划师有部分为“临时客串”

  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,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,达到1342万人,比去年增加51万人。庞大的市场基数,催生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,也带动了相关从业人员的火爆。但法治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目前市场上对从业人员的准入资质并无明确的要求和门槛设定,同时也缺少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。

  据了解,大部分机构与从业人员采取的是松散的合作形式,甚至近日还有机构在网上招聘兼职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人员。记者拨打招聘电话,对方表示该机构已与200多名考生建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关系,需要数量不等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。对方表示,对应聘人员没有硬性要求,如果从业经验较短,机构会进行短期培训。记者追问是否对学历以及是否具有相关从业证书等有所要求,对方表示这些都不需要。如果之前从业经验少,那么可以用学历来加分提升在家长心中的含金量。而费用的话,根据个人情况不同,服务每个考生可以获得3000到5000元的报酬,但需等到考生被大学录取后才能发放。

  此外,市场上还有大量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培训课程,有的机构宣称21天就可以成为高考规划师,并声称考试“包过”,以此来吸引报名人员。

  服务机构问题多发、诉讼频现

  以高考志愿作为关键词在某投诉平台进行搜索后,出现几百条相关投诉信息。诸如未被填报的志愿录取、服务缺乏专业性、甚至购买完服务后联系不上机构等问题很多。

  此外,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产生纠纷而进行诉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。2022年高考前夕,江苏的张某父女与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,在支付20000元咨询服务费后,该公司指导张某父女进行了志愿填报。但最后未被任何高校录取,于是双方对簿公堂。

  湖南某学生家长为填报高考志愿,向一家咨询公司进行咨询,该公司告知其有八成希望可以被某学校录取,于是家长支付报考指导培训费50000元。结果该学生最终并未被所报学校录取。双方诉讼到法院。

  2023年,教育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虚假诈骗案例,并公布了其形式特点,包括“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”和“假借咨询服务名义进行诈骗”。教育部表示,有的机构声称“百分之百保上”“一分不浪费”,但实际上为了提高所谓的志愿填报成功率,鼓动考生填报较低分数即可录取的高校或专业,损害考生的正当权益。

  行业需统一标准、规范发展

  “有些机构不太会考虑孩子的兴趣、专业,能被录取是其考虑的主要问题”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,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确存在市场需求,但目前有些机构更多是在靠信息差赚钱,对教育行业缺乏了解,从业人员专业性欠缺。甚至有些机构为迎合家长的焦虑心态,所提供的学校和专业并不适合学生未来的发展。此外,目前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,有些机构存在虚假宣传、虚假承诺的现象。

  因此,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监管,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和规范,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。

  那么,家长和学生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?《法治日报》律师专家库成员、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律师建议,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,家长和学生如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填报,需要辨别机构真伪,并要求对方提供详细的服务流程和评估报告,确保对服务内容和效果有清晰地了解。

  苟博程律师特别提醒,在签订合同时,应在合同中明确所报具体学校和专业,约定清楚违约责任。如发现机构存在虚假宣传、隐瞒重要信息等欺诈行为,家长和学生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,并可依据民法典的规定,主张撤销合同,要求赔偿损失。

编辑: 应波纠错:171964650@qq.com

  • 宁波首座“巨型充电宝”成功完成带电调试

    宁波首座“巨型充电宝”成功完成带电调试

  • 气氛火爆!2024年宁波首场高考招生咨询会举行

    气氛火爆!2024年宁波首场高考招生咨询会举行

  • 拍视频、上直播 奉化这个“60后”农民网上耕“新田”

    拍视频、上直播 奉化这个“60后”农民网上耕“新田”

  • 现场视频!菲方非法侵登仙宾礁 中国海警驱离

    现场视频!菲方非法侵登仙宾礁 中国海警驱离

  • 余姚泗门有一片藏在每个人心里的“阿勒泰”

    余姚泗门有一片藏在每个人心里的“阿勒泰”

  • 把期末评语“唱”给孩子们听 宁海这位幼师又火了

    把期末评语“唱”给孩子们听 宁海这位幼师又火了

  • 被称为“中专之光”的数学天才少女 是个怎样的孩子?

    被称为“中专之光”的数学天才少女 是个怎样的孩子?

中国宁波网首页 新闻中心首页
  • “天才少女”姜萍读中专没上高中因为偏科?村支书和老师回应

    “天才少女”姜萍读中专没上高中因为偏科?村支书和老师回应

  • 宁波首座“巨型充电宝”成功完成带电调试

    宁波首座“巨型充电宝”成功完成带电调试

  • 宁波今天或将迎来入梅后最强降水

    宁波今天或将迎来入梅后最强降水

  • 浙江最老的杨梅产区!宁波做大杨梅经济“蛋...
  • 明天宁波或将迎来一次强降水过程
  • G7要求俄罗斯向乌克兰赔偿超4860亿美元
  • 黑龙江大庆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5人遇难
  • “宁王”再度登榜 “宁波F4”表现如何?

扫一扫,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

中国宁波网手机版

微信公众号

本地看点
  • "宁王"再度登榜 "宁波F4"表现如何?
  • 上升1位!宁波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居同类城市第7
  • 巧用数智助力 宁波用数字化场景系统保护耕地
  • 浙江最老杨梅产区!宁波做大杨梅经济
  • 宁波严子怡全国青年(U20)田径锦标赛轻松夺冠
  • 宁波这场民间收藏公益鉴定 藏友捧出"箱底货"
明州论坛/甬城晨笔
  • 就是要反对做“过头事”
  • 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加快数字化转型
  • 识危防危远离危
  • “不立于危墙之下”尤须强化定力
  • “一刀切”的反诈标语真醒目
  • 用党性管好个性
  • 社区是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重点
  • 县域强则市域强
  • 端午安康吉祥

    端午安康吉祥

  • 大忽悠

    大忽悠

茶座/文摘
  • 吴启钱:善意与恶行
  • 哲 明:科举文化古今谈
  • 郑天 马仁锋:白鹭归甬时,如何与鹭为邻
  • 刘越祥:你还能不能好好说话?
  • 赵文涛: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
  • 史育龙:原创性、前瞻性、 系统性科学理论
  • 王士龙: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
  • 戴元初:大语言模型技术激发治理结构变动

中国宁波网(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)版权所有(C)

Copyright(C) 2001-2024 cnnb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1104076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74-81850000 举报邮箱:nb81850@qq.com

看天下 看宁波

某网红机构3小时“收割”2亿元上热搜!高考规划师靠谱吗?

稿源: 法治网 2024-06-16 14:51:46

  随着2024年高考结束,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也拉开帷幕。日前,某网红机构3小时“收割”2亿元的消息冲上热搜,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行业被更多人所关注。但据法治网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机构冗杂、标准不一,从业人员鱼龙混杂,虚假宣传、服务质量差等投诉频现。

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火爆

  “春节后就有很多参加2024年度高考的学生和家长来找我咨询高考志愿填报的事情。6月9日高考结束后,人数就更多了。”河北的齐先生(化名)说道。

  由于要长时间盯着手机和电脑查询相关资料、接收相关信息,最近一段时间,齐先生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,而这种状态,至少还会持续一个多月。“成绩出来前,就要帮学生按照预估分数预锁定学校和专业,成绩出来后,还要继续调整,直到学生陆陆续续收到录取通知,我们才算忙完。”

  按照行业内的说法,齐先生是一名高考志愿规划师,或者叫做高考报考指导师。最初只是为当地的一些学生填报高考志愿,后来开始和一些机构合作,外地的学生也越来越多。齐先生表示,每年大概需要服务二三十名学生,每个学生收费从四、五千到上万不等,不同的情况和需求,价钱也不一样。但“一个夏天,赚个二、三十万没有问题。”

  其实,像齐先生这种从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人和机构,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。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,近年来也迎来飞速发展。据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》显示,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8.8亿元,2023年达9.5亿元。

  最近,某网红机构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产品,据称推出后3小时就被抢购一空,瞬间斩获2亿元,可见当下市场之火爆。

  绝大部分机构承诺百分百录取

  法治网记者调查发现,目前市场上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众多,大小规模都有,线上线下并存,服务形式又分为多对一、一对一和一对多。此外,还有的机构以视频课程作为主要卖点。

  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求,收费标准也从几千到几万不等,但几乎所有机构都宣称成功率为百分之百。至于学生对被录取学校是否满意、会不会存在高分低报等问题,很多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,填报方案会结合学生意愿,同高考志愿规划师商量评估后确定。但如果学生坚持己见,那么机构将不会对最终结果负责。

  “其实这里面也有方法,比如河北省现在一共可以报96个志愿,各个批次的都有。在志愿填报时冲击好学校、稳住基本盘,最后再来个兜底,那么基本上就不会出现滑档、退档现象。”有工作人员说道。

  而如果学生未被录取,大部分机构承诺将会退款,但具体条款又存在不同。比如有的机构只约定考生如未被分数段内的学校和专业录取,那么机构会全额退费;而有的机构则表示,如果考生分数高于本科分数段20分以上,服务机构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考生设计志愿方案,但如果未被录取,服务机构不承担任何责任。但服务机构应继续为其提供专科志愿填报服务,如果专科也未被录取的话,机构则会退还费用。

  高考规划师有部分为“临时客串”

  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,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,达到1342万人,比去年增加51万人。庞大的市场基数,催生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,也带动了相关从业人员的火爆。但法治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目前市场上对从业人员的准入资质并无明确的要求和门槛设定,同时也缺少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。

  据了解,大部分机构与从业人员采取的是松散的合作形式,甚至近日还有机构在网上招聘兼职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人员。记者拨打招聘电话,对方表示该机构已与200多名考生建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关系,需要数量不等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。对方表示,对应聘人员没有硬性要求,如果从业经验较短,机构会进行短期培训。记者追问是否对学历以及是否具有相关从业证书等有所要求,对方表示这些都不需要。如果之前从业经验少,那么可以用学历来加分提升在家长心中的含金量。而费用的话,根据个人情况不同,服务每个考生可以获得3000到5000元的报酬,但需等到考生被大学录取后才能发放。

  此外,市场上还有大量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培训课程,有的机构宣称21天就可以成为高考规划师,并声称考试“包过”,以此来吸引报名人员。

  服务机构问题多发、诉讼频现

  以高考志愿作为关键词在某投诉平台进行搜索后,出现几百条相关投诉信息。诸如未被填报的志愿录取、服务缺乏专业性、甚至购买完服务后联系不上机构等问题很多。

  此外,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产生纠纷而进行诉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。2022年高考前夕,江苏的张某父女与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,在支付20000元咨询服务费后,该公司指导张某父女进行了志愿填报。但最后未被任何高校录取,于是双方对簿公堂。

  湖南某学生家长为填报高考志愿,向一家咨询公司进行咨询,该公司告知其有八成希望可以被某学校录取,于是家长支付报考指导培训费50000元。结果该学生最终并未被所报学校录取。双方诉讼到法院。

  2023年,教育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虚假诈骗案例,并公布了其形式特点,包括“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”和“假借咨询服务名义进行诈骗”。教育部表示,有的机构声称“百分之百保上”“一分不浪费”,但实际上为了提高所谓的志愿填报成功率,鼓动考生填报较低分数即可录取的高校或专业,损害考生的正当权益。

  行业需统一标准、规范发展

  “有些机构不太会考虑孩子的兴趣、专业,能被录取是其考虑的主要问题”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,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确存在市场需求,但目前有些机构更多是在靠信息差赚钱,对教育行业缺乏了解,从业人员专业性欠缺。甚至有些机构为迎合家长的焦虑心态,所提供的学校和专业并不适合学生未来的发展。此外,目前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,有些机构存在虚假宣传、虚假承诺的现象。

  因此,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监管,制定明确的行业标准和规范,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。

  那么,家长和学生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?《法治日报》律师专家库成员、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律师建议,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,家长和学生如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填报,需要辨别机构真伪,并要求对方提供详细的服务流程和评估报告,确保对服务内容和效果有清晰地了解。

  苟博程律师特别提醒,在签订合同时,应在合同中明确所报具体学校和专业,约定清楚违约责任。如发现机构存在虚假宣传、隐瞒重要信息等欺诈行为,家长和学生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,并可依据民法典的规定,主张撤销合同,要求赔偿损失。

编辑: 应波

纠错:171964650@qq.com

访客,请您发表评论:

网站分类
热门文章
友情链接

© 2024. sitemap